71. 财经:风景名胜7 朱元璋:朱椿你可真……(2 / 2)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毕竟大家进来之后发现还有刘关张的塑像,肯定会顺手也祭拜一番的嘛。

惨的是另外几个人,比如北地王刘谌、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镇守关口格斗而死的傅佥。

百姓看到刘关张会顺手祭拜,诸葛瞻可能也会,毕竟沾了他爹的光。但是刘谌,这是谁傅佥,不认识。

或许会有百姓顺道一起祭拜了,但是现代游客,大多是还是只拜自己认识的人。

刘谌傅佥也哽住了。

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他大概是刘禅的儿子里最有气节的一个了。

当年刘禅决定向曹魏投降时,刘谌进行过劝阻。劝阻无效之后去祖父的昭烈庙中痛哭一番,最后杀妻杀子,自杀殉国。

刘备无言以对,好半晌才道

“可恨此子尚未出生”

刘谌死的时候大概才一十来岁,那个时候距离刘备去世都过去四十年了,所以刘备是没见过这个孙子的。

多好的大孙子啊,可惜生得太晚了,不然直接培养孙子也挺好的。

汉怀帝位面。

刘禅面色讪讪地看向丞相

“相父,朕、朕绝无忌惮你的意思”

诸葛亮摆摆手,只问道

“北地王可出生了”

刘禅摇头

“相父您忘了朕还没生那么多儿子呢。”

好不容易有个好苗子,结果还没出生。

诸葛亮叹息一声,不过想到自己死后蜀汉居然还能撑三十年,也算不错了。如今他爱惜身体,或许能多撑一段时间,有机会教导小殿下。

哪怕小殿下资质稍显平庸,就以他宁死不降的性子,也很适合做接班人。

蜀汉太需要一个不愿投降君主了

只要不降,光复汉家的那股信念便能一直存在,而不是被渐渐消磨掉。这是蜀汉存在的意义。

于是诸葛亮只好对刘禅道

“小殿下出生之后,务必好生教导。”

刘禅喏喏点头。

但他有点犯愁,他不会教导孩子啊。要不到时候把孩子送去相父府上吧

天幕中,未央已经来到了武侯祠内部。

后世人提到刘备的惠陵,可能不知道在哪里。但是提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武侯祠从古至今不曾断过香火,无数百姓焚香祭拜,可见对武侯的真切感怀。感怀到千百年来,惠陵从未被盗过,因为大家不愿意去动武侯祠附近的土地。

饱受盗墓贼侵害的皇帝们

还能这样这是作弊吧

刘彻都惊了

“这个诸葛亮何许人也凭什么有他在,盗墓贼就不光顾惠陵了这不公平”

刘备又一把握住了诸葛亮的手,感动得连平时不爱哭的他都险些红了眼眶。

“丞相备此生能得丞相追随,何其有幸也”

诸葛亮倒也不必如此。

当然,惠陵不曾被盗也不光是武侯的缘故,昭烈帝自己也颇得民心。哪怕比不上武侯,昭烈帝也是有一点余威在的嘛。

毕竟西南百姓是出了名的长情,不仅是武侯祠,还有明末名将李定国。李将军驻守西南坚持抗清17年,善待西南百姓。

于是千百年后当地人民给他建立的“汉王庙”依然香火鼎盛。

朱元璋感动极了

“这是个大明的将领”

前有傻叉儿子把昭烈庙变成武侯祠,让大明丢了一回脸。幸好后头来了个李定国稍微描补了一一,而且还让他老朱听到了明末的情况。

不管如何,得知有大明将领愿意十几年坚持抗击,对朱元璋来说也算是个安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缘故导致惠陵完好无损。

一是据说诸葛亮参与了惠陵的建造,而诸葛亮这个人精通奇门八卦,盗墓贼自认不如他,不敢冒险。

刘备点头赞同,觉得有几分道理。

一是昭烈帝当初是病逝在了白帝城,正值盛夏,身体不易保存。于是有传言他被就近安葬,惠陵只是个衣冠冢,并无值钱的陪葬品。

刘备

朕闲的没事为什么要去白帝城,还病逝在了那里

可惜主持人没有解释,而是继续讲述

三是惠陵有个恐怖的传言,把盗墓贼吓退了。

刘备这下更迷茫了,惠陵能有什么恐怖的传言

传说曾有盗墓贼进入过惠陵,结果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走近一瞧,发现刘备和关羽的鬼魂正在其中下棋谈笑,并警告他速速离去,否则会降下惩罚。

因此盗墓贼们不敢再去,生怕遭受鬼魂的报复。

刘备

其他位面此时还活着的关羽

刘备轻咳一声

“若真能死后还与云长在惠陵里谈笑相伴,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可惜世间并无鬼神,他此生再也见不到云长了。

刘备叹息。

其实刘备有点怀疑这个故事是他家心眼贼多的丞相私底下命人传出去的,为的就是吓唬盗墓贼。

但是他没有证据,也不好意思问。

于是他只能隐晦地用眼神示意诸葛亮,悄悄询问。

诸葛亮

我说真不是我干的,陛下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