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财经:风景名胜7 朱元璋:朱椿你可真……(1 / 2)

刘备想了想, 问诸葛亮

“丞相,这诸葛武侯,应当是你吧”

他没有给孔明封过这类的爵位, 应当是阿斗封的。只是不知是生前晋封,还是死后追封。

诸葛亮无奈一笑

“必然是亮了, 死后能为陛下陪葬, 是亮之幸也。只是连累陛下,险些被亮鸠占鹊巢。”

刘备倒是洒脱地摆摆手

“无妨, 无妨, 朕与丞相君臣相得,死后能不分你我,也是一段佳话。”

古代君臣之间情话张口就来,个顶个的肉麻。刘备当即抓着诸葛亮的手滔滔不绝, 诉说了一番自己对丞相的深情厚谊。

就在君臣相得的时候。

未央补充道

诸葛亮葬在定军山, 没有陪葬惠陵。

刘备

诸葛亮

一人默默松开了相握的手, 安静听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诸葛亮没有陪葬惠陵, 为什么后世人会把惠陵这一片区域称为诸葛亮的武侯祠呢

众人洗耳恭听。

他们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离奇的事情,堂堂皇帝的陵墓,最后出名的是臣子,太离谱了。

本来以为刘彻那个茂陵就够奇葩的了,大家过去都是去看卫霍,没人看刘彻这个茂陵主人。

好家伙, 这个更夸张。陵墓主人直接被人忽略,说不定后世都不知道这里其实是惠陵。

不错,许多游客还真不知道这里其实是刘备的惠陵。但他们一定知道这里是武侯祠,看到“汉昭烈庙”这个牌匾时, 或许还会误解“昭烈”指的是诸葛亮作为汉臣十分忠贞刚烈。

昭烈帝本人

诸葛亮已经开始揉太阳穴了。

其实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怪一个人,他就是明朝的蜀献王朱椿。

朱元璋咦了一声

“是咱家的老十一”

事情要从蜀汉怀帝刘禅说起,诸葛亮去世之后,蜀中百姓四处立庙为其祭祀。还有大臣上书要求为诸葛亮立庙,但这是不合规矩的。

自古以来只有天子可立庙祭祀,臣子不能单独立庙。且诸葛亮未能打下天下,实在没有单独为其立庙的资本。

诸葛亮眉头微皱。

虽然早知道蜀汉未能光复汉室一统天下,但再次听到这个消息,他依然心下凄然。

至于立庙,这个他倒是不甚在意。

刘备却很不高兴

“阿斗短视也”

既然这是臣民集体的意愿,怎能以区区礼法来拒绝孔明得人心,更该安抚百姓才是

反正东汉末年礼乐崩坏,不合规矩的事情多了去了。多这一桩不多,少这一桩不少。

都是借口。

刘备怀疑,阿斗是忌惮孔明的声望。

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在蜀汉都城成都为其立庙,那么以诸葛亮的威望,百姓只知武侯祠而不知昭烈庙,会对昭烈帝产生影响。

刘备

刘备越发觉得是儿子在忌惮孔明了。

这都把他老子拉出来当挡箭牌了还说没有还说没有

没有孔明大家就会记得昭烈庙了吗放什么咳咳,不能说脏话。

总之没有武侯祠,大家也记不得昭烈庙的存在。

而且后世也证明了,甭管你折腾什么,大家最终还是只能记得武侯祠。那你还不如干脆点,遂了众人的意愿得了,这样脸上还好看点。

还没完,未央接着补充

一直到将近三十年后,刘禅终于松口了,在沔阳为诸葛亮立了个庙,但只许百姓去这里祭拜。

为什么此时又松口了呢因为诸葛亮虽然去世三十年,但他影响还在。此时正值蜀汉灭亡前夕,敌强我弱,他们需要用诸葛亮的威信调动军民士气。

对了,补充一点。沔阳是刘备当年称汉中王的地方,这地点选得也挺物尽其用的哈。

刘备气得脸色铁青。

他还以为蜀汉灭亡是因为他们自己势单力孤,实在挡不住曹魏的攻伐,谁能想到当皇帝的也是个叉烧。

之前没看出来啊,明明阿斗一直挺乖的,怎么丞相一走,他就开始造作了

国家治理得怎么样暂时看不出来,估计是不太行,忌惮功臣倒是挺会。

但是刘备又怀疑就阿斗那个脑子,不应该能想到忌惮功臣的。莫不是谁给出的馊主意,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结果他傻了吧唧信了吧

刘备对诸葛亮说道

“丞相,这阿斗该如何教导是好”

孩子已经长成这样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掰回来。

诸葛亮也颇感头疼

“容臣想想。”

未央还在接着说

蜀汉灭国之后,之前禁止民间祭祀的行为自然成了空谈,百姓便自发在成都为武侯立庙。不过这个时候的武侯祠,和昭烈庙还是单独的两个个体。

直到明朝洪武一十四年,蜀献王朱椿对于武侯祠香火远远超过昭烈庙这件事非常不满。他觉得这有违上下尊卑,下令废除武侯祠,把诸葛亮的塑像挪入了昭烈庙中。

至此一庙合一,百姓要去祭拜诸葛亮就必须去昭烈庙,显得昭烈庙十分香火鼎盛。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昭烈庙哪怕挂着原本的牌匾,大家也还是以为这里是专门给武侯建的。

朱元璋

麻了,老子怎么生了这么个小机灵鬼。

朱元璋也开始头疼了。

儿子太蠢怎么办打一顿能不能好一顿不行多打两顿如何

其实昭烈庙里除了诸葛亮和刘备的塑像之外,其中还有关羽张飞等人的塑像。但是也没什么用,刘备都没存在感,更别提他们了。

关羽张飞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