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吧。”
赵柯转头看一眼越来越满的水沟,然后一左一右拖着庄兰和苏丽梅往回走。
三人绕着老槐树边儿进去,有好几个人在猪圈边儿上忙活。
他们看见赵柯,全都一喜,“赵主任”
猪圈盖得全封闭的棚顶,但两侧都半开着,雨水还是下进猪圈,现在小猪崽们全都泡在水里瑟瑟发抖。
现在他们就在安挡板。
五个饲养员三个有丈夫,只有朱大伯和常山哥过来帮媳妇的忙,另外还有个腿脚不好的保管员何东升。
赵栓柱儿去挖渠了,六叔没来帮赵萍萍的忙,金丽的丈夫范安也没来。
风雨太大,站都站不稳,安一个挡板得两三个人合力,赵柯三人一起帮忙,仍然安得十分艰难。
这时,村里来了几个人,苏丽梅惊喜,“是不是来人帮忙了”
其他人欣喜地看过去。
然而,他们迎来的不是帮忙,是对赵柯的指责。
朱建义的爹娘质问赵柯“这么大的雨,你凭啥让我儿子去河边挖沟”
赵萍萍庄兰她们欣喜的心瞬间拔凉。
其他家长不管不顾,纷纷出声质问赵柯
“又不是没下过雨,这么点儿雨,至于吗”
“万一掉水里咋办”
“我儿子万一出点儿啥事儿,你咋陪”
赵柯也知道大雨天在外面干活,有些为难人,跟他们解释“我们之前已经把河道附近挖过了,不在河边挖。”
“我管你在哪儿挖,之前我们都忍了,下着大雨,就是不行”
“对不行”
“必须让我家孩子回来”
“赵柯,你别读点儿书就不知道姓啥了”
责怪声不断。
雨水顺着脸颊滑下,模糊了眼睛,赵柯忍无可忍,指着水沟吼“你们瞎吗看不见雨有多大吗”
水沟里,水面距离沟边也就三四十厘米了,而雨水还在不断的灌入。
朱建义爹娘看见水,更生气,“你还让我儿子在这么大的雨里浇着”
“我们都在浇着”赵柯又指向猪圈旁边的人,“倒是你们金贵我们在拯救集体财产你们在干啥有指责我的工夫,干点正事儿不行吗”
一群社员被她吼得呆住。
他们刚才气冲冲地出来找自家孩子,完全没注意到其他,这时候才看见猪圈边的一行人全都不满地看着他们,才注意到猪的情况。
朱大伯指责朱建义爹娘“我们还以为你们来帮忙的,白欢喜一场,猪崽有个万一,那是全村的损失你们窝在家就算了,还跑这儿来指责赵主任,好意思吗”
他明着对朱建义爹娘骂,其他人脸上却都有些臊,叫嚣的气焰全都降下去。
赵柯不再理会他们,招呼其他人赶紧上挡板。
社员们面面相觑,也都赶紧上去帮忙。
人多到底力量大,很快挡板就安好,赵柯也不管那些社员去不去村外抓人,领着庄兰和苏丽梅回她家。
赵建国熬了满满一大锅驱寒汤,先给她们仨一人一碗。
“冷不冷”余秀兰看着三人湿透的裤子,心疼,“喝完赶紧把身上衣服换了,小姑娘凉到是一辈子的事儿。”
三人都冻得嘴唇发青,乖巧地听安排。。
天黑之前,挖渠的一众人才返回来。
所有人都浑身地,抖着手或站或蹲地喝驱寒汤。
赵瑞跟赵柯说“没有挖太深,简单挖通能排水,我们就先回来了。”
“能排水就行。”
其他人喝完就回家了,傅杭慢了一步,对赵柯说“淤泥可能会堵住咱们挖好的渠沟。”
赵柯道“村子不只是我们的村子,我们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尽力,雨势一点儿不见小,夜里出去不安全,明天再说吧。”
傅杭点头,离开赵柯家。
赵新山家
赵瑞回到家,又得到母亲妻子一阵嘘寒问暖。
屋子里烟雾缭绕,赵新山手指间夹着烟,面无表情。
李翠花催赵瑞“快回屋进被窝躺着去,炕上暖和。”
赵瑞和他媳妇进屋后,赵新山听着风雨咆哮声,沉默了好一会儿,到底大队长的责任和对庄稼的重视到底占了上风,伸手去拿还在滴水的雨衣。
李翠花听见关门声,一回身人没了,追到门边儿,喊了好几声,都没叫住人。
赵新山一脚深一脚浅地往村外的田里走,一踩一脚泥,脚步越来越沉重,心也越来越沉重。
等到了村西的田里,原本常淹的那块儿地竟然没有如往年那样积水成洼。
赵新山顺着垄沟里雨水的流向找到渠沟边。
一道道垄沟里的水全都流进排水渠,汇成一股,哗啦啦地流向下游。
再没有比事实更有说服力的,渠沟确实排水,赵柯是对的。
赵新山嘴唇颤动,默然。
往年要是有大雨,好些家的旧房子都会渗雨。
但前些日子,不少人家都修过房子。
今天大雨下了几个小时,修过房子的人家即便被雨声吵得睡不着,依然躺得安稳。
像王英慧家,宋瑞就欢喜地看着房顶,“妈,咱家今年一点儿都不漏雨”
王英慧轻轻点头,不用半夜起来接水,心里也舒坦。
而村里房顶老旧,但无论赵柯怎么劝说,死活不修房子的人家,看着屋外下雨,屋里也在下雨,后悔不迭。
早知道会这样,就听赵柯的了。
钱家
钱老头和钱婆子住的这截房子是老房子,浇了这么久,渗雨相当严重。
钱老头独自躺在炕上淋不到雨的位置,驱赶钱婆子下地,“没看见渗雨吗还不拿东西去接”
钱婆子穿鞋下地,拿着各种容器进来接水,听着滴滴答答地声音,念叨一句“要是听赵主任的,把房子修了,就不会漏雨了。”
钱老头瞬间火气,抓起炕上接雨的碗,就扔向她,“老子的家,老子爱修不修,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碗砸在钱婆子肩头,雨水打湿她后背一大片。
钱婆子手捂着疼痛的地方,眼神难过,小声辩解“我就是随便说说”
“你也不看看你是个啥玩意,还想在这个家待,就闭上你的嘴”钱老头暴跳如雷,没有一丝人情味儿,“今天晚上不准你上炕”
隔壁,钱俊装作睡着了,闭着眼睛不理。
钱婆子即便心里为他的冷血痛苦,也习惯了顺从丈夫,夜里实在太冷,就靠坐在炕边的地上。
狂风肆虐,伴着暴雨,树枝随风乱摇,黑色的树影仿佛雨中吃人的妖怪呼啸着扑到窗子上。
屋子里细小的“咔嚓”声在雨声下丝毫引不起钱家人的注意。
“轰隆”
“啊”
钱婆子惊醒,脸上一片冰凉,下意识地摸脸。
满是水。
闪电一下子划过雨夜,钱婆子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光。
炕上的房顶塌了
砸到了钱老头
整个炕面上全都是碎土块,但钱婆子坐在地下,一点儿都没砸到。
报应吗
钱婆子呆怔地看着炕上只露出上半身的人,好像吓傻了一样。
儿子钱俊跑过来,看到这一幕,目眦欲裂,颤颤巍巍地伸手探父亲的鼻息。
有气儿
他腿一软,大喊“救人快救人”
钱婆子醒过神来,扑过去又不敢随便动钱老头,颤颤巍巍地说“俊儿,快去找人,找大夫,对,找赵建国”
钱俊跑出去,摔了好几个跟头,一身的泥泞,终于找到赵柯家,在院外大声喊人“救命”。
雨这么大,赵柯一家人乃至于在赵柯家借宿的庄兰和苏丽梅睡得都不沉,全都被喊声吵醒。
赵柯三人没动弹。
赵建国迅速起身穿衣服,拎着药箱就跟钱俊往他家跑。
赵枫也陪着爹一起去的,到钱家之后发现他们家屋顶塌了,又去隔壁找了赵栓柱儿父子俩来帮忙。
几人忙活许久,终于小心翼翼地救出钱老头。
钱老头被砸到腰椎,赵建国的医术,只能帮他固定,给他开些止痛的药。
就算是好天气,伤到腰椎,折腾到公社,县里,可能还会伤上加伤,更何况现在大雨。
钱家人只能听天由命。
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村里人才知道钱家的屋顶塌了,还砸伤了钱老头。
一时间,修过房子没修过房子的人,看着仍然不停的雨都心有余悸。
这雨,咋这么大呢
庆幸的越发庆幸,担惊受怕的也越来越担惊受怕。
没修过房子的人越来越害怕他们家会像老钱家一样,也越来越后悔,怎么就没听赵柯的。
然而还没完。
天就仿佛漏了个大窟窿,不断不断地往下倾倒雨水。
阴沉沉的天压得人心里慌。
衣服被子墙全都是潮湿的,连柴禾都不好点着了。
赵柯都没想到暴雨这样大,原来还觉得没啥大不了的赵村生产队社员们彻底慌了。
雨啥时候停
庄稼咋办
收不上粮,明年他们咋活
而赵柯他们挖的排水渠果然如傅杭说的那样开始淤堵。
田里的渠沟需要疏通,水沟和河道之间的排水沟也得清理。
赵柯再一次找上赵新山。
她脸上没有表现出一丝得意,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排水渠流通不够顺畅,最好再从垄沟口挖出水道,帮助排水。”
“雨水会带着田里的泥土进渠沟,得安排人疏通渠沟。”
“雨水量太大,沟渠太小,排水速度太慢了,不能坐以待毙,得尽可能扩大排水。”
“大伯,人手不够。”
赵新山上火上得满嘴燎泡,无力地闭了闭眼,又睁开,哑着嗓子道“走,去大队部。”
十分钟后,大队的喇叭响起,赵新山沙哑的声音响彻全村“全体社员注意全体社员注意咱村的孩子们为咱们的庄稼留了一条活路,排水渠有用咱们不能放弃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只要能动,全都到大队集合”
“我再重复一遍到大队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