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母亲不饿 母亲喝剩下的。(2 / 2)

咸鱼继母日常 明栀 3964 字 11天前

温叶不知道的是,陆氏尝了两块她带回来的点心,喝了两盏茶后,徐国公也拎着玉芳园的点心回了正院。

无形中,她在徐国公心中的形象又差了一些。

自从上回和徐月嘉一起去了趟聚贤楼后,温叶再没出府,天儿越来越热,好在国公府富贵,她又有陆氏的大腿抱。

每日屋里冰盆不断,一天下来,整间屋子都凉凉的。

温叶如今连院子都很少出,若出门,必是去正院,为了到陆氏跟前刷一刷脸。

今日陆氏命人送来了一篮新鲜荔枝,温叶用它做了一道荔枝杨梅冰饮。

往正院送了三碗,剩下的她趁徐玉宣还在许柏礼那上课、徐月嘉回府前,就饮了一半。

天热,晚膳凉菜居多,剩下几道热菜也都是较为清淡的吃食。

温叶让桃枝给父子俩各盛了一碗。

徐玉宣小手指头好奇地碰了碰碗壁,惊奇道“凉凉的”

温叶接道“还是好喝的。”

其实徐玉宣这一碗只是稍微冰镇了一小会儿,并不是很凉。

但对从来没体会过冰的徐玉宣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望了望自己和父亲面前都有,不禁问“母亲没有”

“母亲有。”温叶直接将盛着冰饮的汤碗搬到自己跟前道,“母亲喝剩下的。”

徐玉宣对量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晰,但他知道剩下是什么意思。

母亲怎么能喝剩下的呢,徐玉宣小脑袋左右看看,似最终下了决定道“父亲和母亲换换。”

没错,父亲那碗看起来,比他这碗要好喝很多的样子。

徐月嘉“”

温叶憋着笑出声拒绝“你父亲是一家之主,早出晚归,给宣儿赚糕点回来,怎么能喝剩下的呢。”

徐玉宣听了,小脸纠结“那宣儿的,换给母亲”

话落后,他将自己面前盛着冰饮的碗往温叶的方向,挪了一点。

目光追随,满是不舍。

温叶继续道“宣儿每日读书也很辛苦,也不能喝。”

徐玉宣只好问“那、那谁喝”

温叶很有自知之明道“当然是我,只有我每天无所事事,喝剩的,是母亲应该的。”

徐玉宣犹犹豫豫很久,才道“那下次,我和母亲换。”

温叶点了点他脑袋,“好,下次我们换。”

下次大碗先留给你。

膳后还有西瓜,徐玉宣分到了一小牙,吃完就心满意足回了自己的小院。

徐月嘉吃了两块,温叶则等徐玉宣离开后,怀抱半个西瓜,用木勺慢悠悠挖着吃。

这西瓜是京郊庄子上种的,一大早就送进了府,冰镇过后再吃很是可口。

甜是够甜,只是比起她以前在温家吃的,好像还是差了一点感觉。

不得不说,温二叔读书不行,研究种瓜倒是有些成就,温叶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的嘴被养刁了。

半个西瓜吃完,温叶还是惦记以前的那口。

思来想去,心动不如行动,温叶道“郎君,过来帮个忙。”

徐月嘉走近前,才发现是要帮她研磨。

温叶主动解释“我有个二叔,在苏州老家,他种的西瓜更好吃。”

算算日子,苏州老家的西瓜也该运到盛京了。

她这个时候写信回去,正好。

徐月嘉沉默一瞬,问“今日的不够甜”

温叶摇头道“倒也不是。”

她懒得解释,只道“过两天,等郎君亲自尝过之后,就会明白。”

今年小叔子雇镖队送来的十几车瓜果,沈氏按照惯例,给各院先分了一些,剩下的就先放进库房里。

忙完这些,她才去看温叶送来的信。

看完后,沈氏沉默良久。

最后她吩咐韩嬷嬷,给府里出嫁的姑娘,都准备一份从苏州老家运来的瓜果,派人送过去。

温叶收到沈氏派人送来的西瓜,是三日后。

足足有五个,比她以前的份额还要多,温叶让桃枝找两个丫鬟,送两个去正院。

剩下两筐是其他水果,府里不缺,温叶就没送。

陆氏收到两个大西瓜,徐景林正好在,嚷嚷着想吃。

陆氏便让人切了一个。

母子俩各吃了一块,徐景林嘴刁,一下就尝出来了,他道“母亲,这个比昨天的好吃。”

陆氏也这么觉得,便让人去打听了一下。

方才得知这是温叶的二叔亲手种的瓜,还是从千里外的苏州运来盛京。

陆氏不免同身侧的冼嬷嬷道“我记得扬州离苏州也没多远。”

冼嬷嬷听懂了陆氏话里的深意,想了想道“三老爷身子不好,夫人您是知道的。”

否则也不会放着好好的盛京不待,回扬州老家养老。

让三老爷去种瓜,真是难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