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教育:对话音乐7 在破防的边缘反复横……(2 / 2)

“要真有人篡位,大明中间不该插一个其他朝代吗”

朱棣嘴快地回道

“那他没篡位成功吧,可能就是把大哥的子孙弄死额”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说了啥,朱棣觉得吾命休矣。

他看看老爹,很好,老爹果然一脸阴云密布,仿佛下一秒就要弄死他的样子。

再看看大哥,被他诅咒了儿孙下场凄惨,大哥脸上的微笑也变得危险起来。

朱棣qaq

明太祖位面在打朱棣,明成祖位面在干什么呢在团团转。

永乐大帝转了几圈被他觉得眼晕的好圣孙拉住了。

“皇爷爷,您歇歇吧。迟早都会暴露的,能瞒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

朱棣叹气

“天幕都帮我瞒了那么多回了,怎么不多瞒一瞒”

也不知道你曾爷爷现在是不是气坏了。

“老爷子气坏了不要紧,可别把年轻的我给打坏了。”

朱元璋你可真是个孝顺儿子。

朱高炽心说爹您可闭嘴吧。

这么大年纪了嘴上也没见有个把门的,刚刚一不留神还把心里话说出口了。

就这样的,年轻时候得多讨人嫌

估计挨打时还在嘴贱呢。

朱瞻基赶紧打圆场

“不管怎么说歌词夸了皇爷爷呢,御驾亲征之后肯定还有别的好词,来咱们看看”

于是看到了“北狩”和“国势日下”。结果就这,还是“英宗”时期。

英宗英你个头的英,他配这么好的词儿吗

朱瞻基可不管什么反讽不反讽的,他反正就是不高兴。

上一个“北狩”的还是雪乡二圣呢,他明英宗什么东西这种事情居然还能梅开二度的。

大明的脸都给他丢尽了

骂完之后朱瞻基想起来了

“那个明英宗是不是之前今日说法提到过的朱某镇”

当时是怎么说来着。

好像是“朱某镇为朱某基之子,曾御驾亲征,却频出昏招,后为北方瓦剌人俘虏”。还有个叫门天子的“美名”。

那个时候朱瞻基就怀疑过朱某镇是他儿子,现在越发感觉是了。

只是朱瞻基这会儿还没儿子,也没给儿子起过名字,不是太确定。

他看了一眼年份,算了算,感觉对得上。如果朱某镇确实就是明英宗,那应该就是他的崽。

草一种植物。

提前得知自己儿子是雪乡二圣一般的人物,这也太刺激了。这个感觉,可能只有宋太宗能懂。

宋太宗位面的赵光义勿cue,朕现在还不知道雪乡二圣干过什么,谢谢。

对于好圣孙的复杂心情,朱棣是没空去读懂了。他现在气傻了都,这歌词写的什么鬼

什么叫“效先帝”这明英宗要不要脸啊他自己没本事御驾亲征给人捉去北狩了,还好意思宣称自己是“效仿先帝”的

虽然不知道这个倒霉鬼先帝是谁,但朱棣觉得,前头的皇帝凑合凑合都能称先帝。

这么一来,他朱棣风评被害啊

先帝本人明宣宗位面的朱瞻基,此刻不想说话。

他单知道蠢儿子是叫门天子,没想到这家伙叫门之前还不忘扯他老爹下水。

好孝子,真是孝死爹了。

幸好紧接着那句歌词带了“中兴”二字,似乎是挽救了大明。

虽然刚高兴两秒钟,又是一个暴击

“世宗不视朝”“崇道诵法”

朱瞻基

天幕表示别急,你们大明就和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这才哪儿到哪儿。

下一句是写万历年间改革有成效的,下下句是写崇祯年间不敌天罚的。

这还是写得含蓄了,都没提万历年先中兴然后紧接着皇帝亲政就开摆,学世宗一样不上朝。也没提木匠皇帝之类的学习前辈优秀经验,一起开摆的这些糟心事。

朱瞻基捂着胸口

“保心丸朕需要保心丸”

之前的天幕都没有那么多令人气血上涌的内容,多为私生活方面的调侃,和这次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镜头给了崇祯上吊一个特写,并且难得出现了一句来自后世的弹幕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所有看懂了的大明皇帝

朱元璋已经气到打不动儿子了,这都什么玩意儿。

老四家的血脉也太不稳定了,时好时坏的。真是让他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不该生气,毕竟几个有作为的皇帝是真挺不错来着。

朱标倒是很理智

“后世儿孙本就良莠不齐,便是汉武帝也不能免俗。更何况,也不知大明之后的所有皇帝是否都是四弟血脉,父皇也要考虑过继的可能性。”

汉武帝刘彻这里有朕什么事不许拿朕举例子

大明众人并不在意被牵连的刘彻,纷纷跟着劝导起来。

“太子言之有理,且连天幕都说我大明灭亡是天罚。虽天罚之说已不可信,但也能窥见一斑。”

大家都知道这个“天罚”显然不是真的天罚的意思,联想到之前的崇祯鼠疫,约莫就是说各种天灾了。

这些事情撞到一起,换个有为之君也不一定能扛得住,更何况末代君主可能能力上也有点问题。

朱元璋颓然地跌坐回皇位上

“咱就是生气。”

可他也不知道该向哪里出气,还能和老天爷叫板吗

朱标摇了摇头,没有再打击他爹。

其实他觉得天罚只是原因之一罢了,哪可能真就那么倒霉仅仅因为天灾灭国想想如今父皇给藩王们定的优渥待遇,大明末年的隐患就可见一斑。

现在藩王和他们的子嗣数量还不算很多,但以后呢人越来越多,花费的钱财就会越来越多。

到了王朝中后期,庞大的宗室子弟数量恐怕会拖垮财政,除非规定只给嫡长子发俸、或是只有前几代才能享受朝廷奉养。

朱标觉得得跟父皇好好聊一聊了,把明明白白的数据摆在老爷子面前,应该能说服他。

明朝皇帝们纷纷看向后面清朝部分的歌词。

这个时候他们也没什么看笑话的心情了,就想知道以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华夏大地变得像电影里那样满目疮痍。

然后看了半天,好像就一句类似穷尽奢靡的话,紧接着就是“嘉道衰”了。

莫非这之间有因果关系

被点名的当事人乾隆滚朕奢侈一点怎么了绝不可能与朕有关

他儿子嘉庆是的是的,就是和我皇阿玛有关,你们都去骂他

他孙子道光是的是的,就是和我皇玛法有关,你们都去骂他

乾隆

有人还没看电影,便问

“这后一句的列強是何意”

看过的人就回答他

“是西方那些厉害的洋人国家。”

问话的人

能耐了啊,别的朝代都是自己人之间互打,他清和西方打,还被打趴下了。

本来自己人之间打一打没什么,许多胡人祖上其实也是中原人,只是迁居草原太久成了另一个族群。

但是西方人不一样,那是纯粹的外人了。

丢人啊

最丢人的还是那最后一句写灭亡的

[千年帝制散成沙]1

好家伙,直接给他们预告了电影结局以后的发展。

之前娱乐频道放的那个电影可没写到后头帝王消,现在大家倒是看到了。

皇帝们青筋直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天幕开放的位面只到清的缘故”

后头没皇帝了,而天幕是根据皇帝来选位面的。一个皇帝天子列国国君一个位面,清后头没了皇帝,自然也没了位面。

他们心情复杂难言。

谁也没料到,帝制竟然有一天会和奴隶制一样,走向消亡。他们以为皇权是会永远存在,毕竟人类的阶级之分和权利慾望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从未泯灭。

那么没有帝制的后世,又是如何在这方面达成平衡的呢

后续的歌词告诉了他们。

但是歌词太过笼统了,只能窥见历史面纱下的一点点轮廓。

看着最后收尾的那句[一唱天下白,醒狮屹华夏],所有人松了口气。2

幸好,结局是好的。

“天幕那个电影”

皇帝们纷纷想起这个,琢磨着以后是不是还能看到更多描绘清之后的电影,这样他们就可以知道全部的过程了。

大家看着黑下去的屏幕,心说应该结束了。正准备扭头和周围人说点什么,天幕忽然又亮了起来。

这次从秦开始,一个朝代一句词,全是夸的。

秦统天下、汉铸脊梁、唐得敬仰、明服众邦,以及,新时代新气象。

其他朝代我呢

秦汉唐明你不行,不带你玩。

夏商周晋隋等齐齐破防,还能这样的要写就一起写,凭什么不带他们玩

等一下,别的就算了,晋你先摘出去,你没资格发言。

赵匡胤

赵匡胤heo,有人记得大宋吗

大宋还可以抢救一下啊不是说大宋经济它繁荣嘛

秦汉唐想起来了

“对了,之前不是说要补课讲一讲[改赠为纳]的事情现在就讲吧,让我们看看大宋都干了什么。”

赵匡胤,